长富资讯
长富资讯
民族奶业淬火成金跃居世界一流 本土优质奶激流勇进紧握奶瓶子
时间:2019-08-24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128

国产奶好还是进口奶好?真正的好牛奶是什么样的?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加启指出,如果把进口奶比作罐头水果,本土的巴氏鲜奶就是新鲜水果。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顾佳升表示,牛奶就像母乳一样,乳汁在离开母体的一刹那,品质是最完美的、最优质的,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移,乳汁的营养品质只会下降。

在纷纷扰扰的市场和众说纷纭的说辞中,我们需要借一双慧眼看穿迷雾,把脉民族奶业复兴的终极旨归。

知耻后勇,超越欧美发达国家50年发展历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奶业浴火重生发展十年后,也到了要正本清源的历史时刻了。

在中美贸易战升级中,中国奶业面临的客、主观竞争形式严峻。一方面,进口奶长驱直入。巴氏鲜奶作为液态奶中唯一的优质奶,在发达国家占比都在99%以上,却没有出现在国际大宗贸易目录中。另一方面,经过2008年以来的这11年砥砺前行,民族奶业超越欧美发达国家50年发展历程。

通过中国优质乳工程验收乳企的生鲜乳品质,达到甚至超越了欧美标准。

但民众把进口奶当成优质奶的错误消费认知,还需要得到更多修正。改变固有的认知,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客观上,由于此前养殖业与加工业长期割裂,生鲜奶用途分级标准缺失、优质乳标识空白,导致优质奶源难以优价,更难传递到消费者。在内外交困中,进口冲击一度导致我国奶业反复出现限收拒收、倒奶杀牛的现象,对国产奶业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消费者把进口奶等同优质奶的错误认知仍未修正,民族奶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谁把握住“奶瓶子”,谁就占据了食品安全和民众健康的制高点。王加启表示,牢牢掌握奶瓶子,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不仅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健康账,呵护国民健康是奶业存在的基本价值。

剥笋见芯,抵御“劣币驱逐良币”

奶业发展不是“有奶便是娘”,打响抵御“劣币驱逐良币”的乳品保卫战,正当其时。

民众需要认清洋奶“狼外婆”的本质。连续三年,在全国23个大中城市,农业农村部对超市中的国产液态奶和进口液态奶进行了抽样评估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进口奶在原产国可能是优质奶,但是飘洋过海,出口到他国消费者手中,就很难再是优质奶。用《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评估还发现,进口液态奶产品中有使用复原乳的现象,甚至冒用巴氏鲜奶的包装在中国市场销售。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进口液态奶保质期延长会导致牛奶品质显著下降,进口液态奶中活性蛋白质因子含量显著偏低影响活性和效果,牛奶的受热程度高、保存时间长或者运输距离远导致进口液态奶糠氨酸含量偏高,过量摄入有害健康。

科学研究还证明,在天然活性营养等评价牛奶品质的关键指标上,本土巴氏鲜奶已优于进口奶。本土巴氏鲜奶中天然活性营养重要成分的乳铁蛋白含量几乎是进口奶的10倍,本土巴氏鲜奶甚至能在24小时内送到消费者手中,实现“喝当天好奶”的幸福生活。本土巴氏鲜奶平均保质期为6天,进口巴氏奶的平均保质期为16天,进口高温灭菌奶高达182天。

“把本土奶打造成优质奶,国产奶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任凭风吹浪打,都能持续健康发展。”王加启认为,发展低温乳制品是众多乳制品企业、尤其是区域性企业的竞争策略,也是未来重点扶持的方向,才能让下一代健康成长,才能把中国人的“奶瓶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发展低温乳制品”是产业方向,也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更是回归奶业价值,保障民众喝奶口感和健康的需要。

溯本追源,本土优质奶让梦想照进现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牛奶的“源头活水”是什么?就是其天然活性营养,就是要坚持发展本土优质奶,筑牢奶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经过多年的探索,由有识之士推动的奶业科技创新逐渐开花结果。2014年,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开始推动中国优质乳工程,全面推进发展巴氏鲜奶战略,将优质乳的核心标准明确为天然活性营养。201611月,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框架下,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去年联盟优质乳技术生产的巴氏杀菌乳年产量达到31.7万吨,占全国规模以上乳品企业的60%以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连续参加三届优质乳工程巴氏鲜奶发展论坛,称赞奶业联盟三年来秉承“健康中国”的崇高信念,怀揣“奶业振兴”的崇高使命,为振兴民族奶业不懈努力。他说,国家奶业创新联盟聚集了奶业政、产、学、研,走出了一条奶业协同创新的新路,值得支持。

“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奶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必然,优质乳工程和巴氏鲜奶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系统战略和主要抓手。”中国奶业副秘书长邵明君指出,优质乳工程的整体思维和系统战略保证了生鲜乳和乳制品安全优质,实现了节能减耗和征收环保,同时它通过产品标识让消费者更容易辨识优质乳,更放心消费优质乳。

在应对洋奶品挑战面前,本土生产巴氏鲜奶的优质乳企业迎难而上,励精图治保红旗不倒。目前,联盟实施的优质乳工程已经在全国25个省50多家乳制品企业应用,其中29家成功通过验收。光明乳业、福建长富、新希望乳业、现代牧业等一批优质乳示范企业面对进口冲击,开发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奶产品,形成了强大市场竞争力,为推动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闯出一条优质绿色之路。

“长富乳品体量不大,能进入全国乳业20强是因为它发展是健康的,它代表了优质奶这样一个方向。所以它是具有方向性、示范性,具有标杆意义。”农业农村部原常务副部长刘成果说,“只有发展优质奶工程,才能谈得上奶业的振兴,只有发展优质奶工程,才能够真正提高民族奶业的核心竞争力。”

十年来,民族奶业涅槃重生,通过中国优质乳工程验收乳企的生鲜乳品质,达到甚至超越了欧美标准。让消费者喝上优质奶已经从梦想照进现实。

不忘初心,强壮国民体魄尤其需要“奶瓶子革命”

发展奶业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国外经验值得。日本“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美国“三杯牛奶行动”等,在国民中普及饮奶,解决了普遍存在的缺钙问题。“优质奶只能产自于本土奶”的理念,将助力中国的奶业取得新的发展机遇,满足民众更美好的生活需求。

牛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富国强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比较低,强壮国民体魄尤其需要“奶瓶子革命”。喝好奶,强体魄,尤其要从娃娃抓起。

营养投入就相当于往银行里存钱,早期存了足够的钱,后期才有本有息。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研究员蒋竞雄是一个在儿童保健领域工作了30多年的儿科医生。她说,牛奶是非常重要的营养源,早期营养如果没有做好,后期会得很多的疾病,尤其系慢性病、心血管性疾病,我们国家“喝粥比喝奶更重要”的观念需要改变,甚至保健人员也简单地认为钙含量高的牛奶就是好牛奶,而对牛奶中的天然活性营养了解不够。

“奶瓶子里装的不仅仅是一种普通食品,更是每个婴幼儿早期生命最脆弱时的守护神,是国家对民族强壮的担当、对子孙后代的责任,理应得到国家、社会和家庭的精心呵护。”王加启表示,牛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接近完美的食物,素有“白色血液”的美誉,是除母乳之外,婴幼儿的第一口粮。

“作为奶业人走到今天,我只有一个愿望,希望我们的存在能为我们的下一代,为我们的孩子们提供健康的保障,为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提供一杯富含天然活性营养的巴氏鲜奶。”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蔡永康表示,优质乳工程是长期的战略任务,长富坚持“先奶源、后市场”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他将和众多有社会责任心的乳企一样,不忘初心,打造出优质奶,为守护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不遗余力。